蚌埠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蚌埠市服务平台
近日,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来好消息,该校徐集贤教授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方面获得重要进展,创造了稳态效率26.7%的钙钛矿电池,刷新该领域世界纪录。
从“科技之花”绽放到产业聚“链”成势,以创新为“金字招牌”的安徽,站在新能源“风口”,抢抓光伏产业发展战略机遇,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在向阳追“光”之路上一路疾驰。
创新驱动光伏产业“向阳而生”
今年7月,总部位于安徽合肥的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标杆储能项目,容量为7.8吉瓦时。该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交付,2025年全容量并网运行。
作为安徽本土培育起来的一家创新型企业,经过多年发展,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电站集成等业务均已跻身国际领先地位。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310.20亿元,同比增长8.38%。2023年该公司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一,产品广泛应用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我们持续深化全球市场布局,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大幅提升产品更新速度和竞争力。”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副总裁张显立认为,技术优势变现为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打好“组合拳”,不仅要突破技术瓶颈,加速产品迭代,还要提升企业的营销、服务及ESG治理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技术硬实力是企业的发展底气所在。在安徽省宣城市,成立仅4年多的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新技术、新场景的创新迭代,不断提升产业的含绿量,今年订单量实现了翻番。
“光伏电池组件更新迭代快,企业只有强化技术储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华表示,他们在异质结叠钙钛矿这一前沿技术路线上已开展小规模试验,预计明年叠层电池中试线将投入使用。
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活力,安徽省近日提出,到2027年,该省将累计创建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10个以上,认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200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家,规上制造业企业实现创新平台(研发中心)全覆盖,全行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到2.5%以上。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创新体系。
创强链条“千百亿”蓝图呼之欲出
自动焊接、自动敷设、AGV小车自动“运”货……走进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自动化单晶组件制造生产线正高效运转中。
作为安徽省较早布局光伏产业的地市,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滁州光伏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建立起了覆盖石英砂、硅片、光伏玻璃、光伏电池、光伏组件、逆变器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百亿产业项目、特色产业集群、上市企业县域全覆盖。
近年来,依托石英砂资源优势和出口较为便利的区位优势,安徽不断培育壮大光伏产业链。截至目前,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链企业共计520多家,12家百亿级企业2023年度合计营收达到2800亿元,占全省光储产业规模总量的75%。
“龙头企业营收占比高,影响力大,对产业链的拉动作用强,是我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安徽省工信厅电子信息处副处长、省光储办产业推进组组长吕秀峰看来,推动龙头企业群体发展壮大,加快专精特新企业群体梯度培育,有利于夯实全省光储产业发展底座,构建协同高效光储产业生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韧性和竞争力。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按照规划,到2027年,安徽省将力争在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培育2家千亿级领军企业、20家以上百亿级重点企业。
吕秀峰表示,安徽省将聚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制造、应用等关键环节,以“千百亿”龙头企业壮大发展为主要目标,以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为工作重点,统筹资源、综合施策,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相互依存、协同高效的发展生态。
创优服务打造产业发展“优生态”
7月30日,安徽省光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会在合肥召开。会上,阳光电源、隆基绿叶、晶澳科技等20家供需企业路演了主打产品及采购需求情况,围绕建立供应链合作进行深入交流,8户企业现场签订采购意向协议,意向合同金额27.5亿元。
“供需对接会要常态化举办,建立健全企业问题诉求闭环办理、对接合作闭环落实机制,日督促、周通报、月统计,实实在在惠及产业链企业。”安徽省工信厅副厅长、省光储办执行副主任姚凯表示,组织召开全省光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会,就是举办全省光储上下游“相亲大会”,构建企业之间沟通、合作的桥梁。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安徽省在做实做细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各项工作上下足功夫,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来推进。
合肥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生产企业之一,2021年仅用153天就完成了项目建设并于当年9月末顺利投产,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117亿元。“所在地园区通过包联服务的方式,收集企业诉求线索,坚持接件即办、首问负责,为企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该公司副总经理王万晖说。
目前,安徽已完成从硅片、电池片、组件及配套,到逆变器、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布局,形成了以合肥、滁州为引领,蚌埠、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等地特色布局、竞相发展的光伏产业新格局。
此外,安徽还通过打造世界制造业大会、投资安徽行、“徽动全球”等高水平开放平台,为科技和产业创新营造了开放包容、多元共生的良好生态。目前,世界制造业大会已连续举办六届,2023年促成合作签约项目587个、总投资3425亿元,成为安徽“双招双引”的“金字招牌”。
安徽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冯克金表示,安徽将抢抓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机遇,抢占产业制高点,积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转自新华网